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竞业限制 > 哪些人需负竞业禁止义务

哪些人需负竞业禁止义务

时间:2023-12-23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037
etch:normal;">竞业禁止也就是说对企业的一项保护措施,他能够依法保护企业的相关利益,每个企业的利益是有所不同的,也算是企业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种协议的签订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些人需负竞业禁止义务

竞业禁止发展至今,已经为很多企业运用,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针对对象不明确。

针对对象

竞业禁止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关键岗位员工:

  1. 高层管理者
  2. 技术研发人员
  3. 高级营销人员(直接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
  4. 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HR、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人员,许多公司关键资料都在他们那里
  5. 重要信息员,企业内的各种调研数据等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主要是针对咨询行业来说

还有些企业走上另一极端,让所有员工都签署竞业禁止合同,对于非重要岗位的员工来说,签订这种合同反而阻碍了人员的顺畅流通。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竞业禁止合同都是以“范本”形式出现,从老总到普通员工全都签同一模式的条款,这样的合同签了等于没签;另外,对于在工作中不可能接触到任何经营机密、商业秘密的员工,即使签订了竞业禁止契约,也应当属无效。

竞业禁止的目的和保护企业利益

竞业禁止实际上是对企业的保护条款,它保护的是企业利益。而这一点与以往《劳动法》所主要保护的劳动者的利益是不同的。但可惜的是,仍有大量的企业对这一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重视不够。

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对该合同内容的不了解,很多企业在合同制定时就不够完善,执行时漏洞就更多。许多企业与职工签订的竞业禁止合同都属于无效合同,造成企业在追究员工及其新单位的相关责任时,取证困难,使得很多案件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企业在运用竞业禁止条款进行自我保护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细化条款

有相应规定或协议的企业,一定要将条款尽量细化。在条款设置时要考虑全面,将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落实到纸面上。

明确竞业补偿金问题

获得补偿是执行竞业禁止条款的前提。有部分企业对于竞业补偿金的问题上常与职工产生矛盾,往往在员工离职后不愿支付相应的竞业补偿金。可一旦发生纠纷,员工就可以企业未支付补偿金为由自由离职。关于竞业补偿金,法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支付的具体金额。《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规定,员工的年竞业补偿金不得低于上年工资的1/2。

注明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后的处理

在条款制定时,要注意注明,一旦员工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合同后该如何处理。一般企业都没有将违反后的相应处理方法注明在条约中,而是与员工有过口头协议,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竞业禁止纠纷的解决方式:诉讼还是仲裁

    竞业禁止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诉讼。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支付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选择劳动仲裁解决,如无法解决可提起诉讼。有效的竞业禁止协议需满足合理经济补偿、期限明确等条件。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劳动者需承担民事责任及侵犯

  • 竞业限制范围的定义和规定

    竞业限制范围的定义和规定,包括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如禁止从事特定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竞业限制不应限制和禁止合法、正当的竞争,并应遵守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需注意签订对象、竞业禁止的范围、违约责任条款等。同时,

  •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原告与被告之间劳动纠纷的仲裁裁决。裁定书中涉及了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竟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性争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以及违约金的裁定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认为《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判定协议中的部分条款

  • 合作协议
  • 竞业禁止协议
  • 合作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