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 > 不赔钱解雇员工的方法

不赔钱解雇员工的方法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778
在现行《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熟悉这部法律的人都会发现,企业已经几乎不可能在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情况下解雇员工了。不能胜任工作可以解除,但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赔偿两倍的经济补偿金,甚至连劳动合同期满终止都仍然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那怎样才能不赔钱解雇员工,手心律师小编来告诉你。

只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仍然规定了几项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有六项: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从此我们看出,在正常用工的情况下,只有“(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才可主动解除合同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正是这两项,是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来予以确定的。企业只有通过制定程序合法,实体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主动权,企业也只能在取得解雇不合格员工的有限主动权的情况下,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

但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企业规章制度有着严格的制定程序,只有在遵守这些程序的前提下制定的规章制度才会被法律视为有效的规章制度,否则,该制度即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这个程序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第二步是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一般来说,企业建立了工会的,与企业工会协商确定;没有建立工会的,与职工代表协商确定。

第三步是公示,让劳动者知道。

因为企业有义务举证证明其制定程序合法、民主,因此,制定程序应以会议纪要或其他形式固定下来,工会或职工代表应签字确认。以备今后可能的诉讼之用。

规章制度的公示方式:

如果不能证明该规章制度已经依法公示,劳动者知晓该规章制度,则用人单位仍不免败诉的风险。

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公示,而且一定要保留证据证明已经作出公示,全体劳动者已经知晓。

作为企业可以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给劳动者;也可以让每个劳动者在公司保存的一份劳动手册或规章制度上签字。签字的这一页上可以打印上:“已知悉此规章制度,同意遵守。”字样。

这样,规章制度依法制定后,如果员工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事项,则可据此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而不需赔偿。此时,收集证据证明劳动者有违规事宜以备诉讼之用就很重要。有的企业规章制度中规定,连续轻微违反规章制度几次以上,视为严重违反,可以辞退。这就要把前几次的违反情况收集好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郑*文〔2005〕224号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关于改制企业、国有破产企业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问题。对于改制企业,已改制的按立项时标准,未改制的按全市职工年均工资计算。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考虑企业正常生产年份年均工资和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而职工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劳动关系转移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定义和转移过程,以及转移后的经济补偿问题。文章指出,劳动关系转移通常不是劳动者个人意愿的结果,并涉及原公司和新公司在业务划转过程中的协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在转移后将连续合并计算,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取决于两公司的协

  • 劳动合同

    中国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保存要求、工资支付记录的规定、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的社保关系转移等。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生效,工资支付记录需保存至少两年,员工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离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 南京劳动关系转移备案新政
  • 微信口头辞退有法律效力吗
  • 发包单位安全职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