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 > 双重劳动关系的争议的处理办法

双重劳动关系的争议的处理办法

时间:2023-10-1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989
现实中很多人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又与其他单位签订了,存在双重劳动关系。但法律只允许一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此时的双重劳动关系的争议如何处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相关知识。

政府和劳动部门应采取措施解决双重劳动关系问题

一、取消停薪留职手续

根据《劳动法》规定,政府和劳动部门应停止办理职工停薪留职手续。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后,当职工找到新的职业时,不得再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对已经办理停薪留职的职工,应分别进行清理。对于职工个人要求停薪留职的,应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企业原因停薪留职的,可以继续履行协议,但协议期满必须终止。对于协议期限超出2000年的,必须在1999年12月底终止。

二、禁止办理挂名手续

政府和劳动部门应禁止为职工办理挂名手续。对于已经办理过挂名手续的职工,应及时解除挂靠关系。

三、解决两不找职工劳动关系

为解决两不找问题,政府和劳动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于属于企业原因的职工,应考虑安排其上岗。对于无岗位的职工,应将其转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对于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应签订内退协议并办理内退手续。其次,对于属于职工个人原因的两不找人员,应及时解决。

四、严格执行内部离岗退养规定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内部离岗退养的规定。对于确需减员的企业,男职工满55周岁,满45周岁的方可办理内部离岗退养手续。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职工,必须按下岗职工处理,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五、严格执行职工医疗期规定

对于长期养病人员,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期规定,并建立医疗期台帐。对于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工作的职工,应按规定办理解除手续。对于以病假为由,在社会上从事就业活动的职工,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六、加强对学习、培训人员的管理

对于长期在外学习、培训的人员,属于企业委派的应签订协议。对于非委派在外长期学习、培训的职工,如果不能回到企业工作,应解除劳动合同。

七、彻底清理外出劳务人员

对于属于单位委派外出劳务的人员,企业可帮助其转移工作单位。对于私自外出劳务的人员,应按规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八、取消外借建立合理流动制度

企业借出人员的情况下,企业有权收回人员。对于收不回来的职工,如果属于工作原因,企业应帮助其办理流动手续。对于职工自己不愿归队的情况,应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借用外单位职工的情况,有条件的企业应主动办理转移手续,不能转移的应及时退回原单位。

九、禁止给职工放长假

对于停产半停产企业,不得给劳动合同期满的职工放长假。应向职工说明情况,并终止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合同期限未满的职工,应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对于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并得到企业同意,可按规定办理。

十、制定用工制约措施

各级政府应制定用工制约措施,对不按上述情况用工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制订处罚条件,对执行好的要实行奖励制度。在许多地方,企业职工人数已成了一个不易说清的问题。因为名册上的人并非都在单位干活挣钱,其中不少人只是将名字挂在企业,人则远走高飞赚大钱,给企业留下了负担和累赘,形成了双重劳动关系,造成企业劳动管理的混乱。因此,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双重劳动关系,减少自己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多重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劳动关系的确立

    多重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劳动关系的确立。讨论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和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关系。并指出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特定情形下劳动关系仍然成立。对于双重劳动关系,企业应注意避免其产生,如要求员工提供解除与其他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证明等

  • 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的可行性和风险降低措施

    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的可行性和风险降低措施。针对全日制多重劳动关系的定义和常见争议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通过完善劳动合同降低风险概率。文中还介绍了一审判决中的特殊双重劳动关系案例及相关的法律依据。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员工所在单位和劳动关系状态,并规范双方的权

  • 委托招生合同

    委托招生合同的内容,包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招生成果的确认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开展招生工作,乙方负责宣传、培训、考试等工作,双方需保密协议内容,并就招生成果的确认和报酬计算做出约定。合同为一式两份,有效期限为一年,可续签,如有未尽事宜双方

  •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允许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形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协议,终止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非全日制用工不允许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需定期支付工资并缴纳工伤保险费。

  • 劳动关系未解除是否可以就职新单位?
  • 员工隐瞒双重劳动关系,公司需要怎么办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