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企业的规章制度还不太规范的大环境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常会发生劳动方面的纠纷,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当他们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话,也需要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差额部分,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安排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四、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但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的情形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一、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四、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六、根据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七、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根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