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7条和第28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庭在处理过程中应当先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由仲裁庭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在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在你的情况中,你与企业的除名劳动争议经仲裁庭调解后达成了调解协议。然而,在调解书未送达之前,你仍然有权反悔,并提出不同意按照原调解协议处理的意见。这意味着原调解协议不会生效,仲裁庭将会依法及时作出裁决。
如果你对仲裁庭的裁决不服,你有权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你在期限内没有提起诉讼,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劳动争议解决中的调解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委员会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接着,调解委员会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弄清争议事实、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等。最后,进入调解环节,分为多个步骤进行。整个过程中,调解委员会需依法进
中国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及相关规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争议应由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处理,而非司法部门。当事人可选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