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诉讼有哪些一般程序

劳动诉讼有哪些一般程序

时间:2024-11-1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67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后,如果涉及劳动纠纷的,可以先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诉讼。那的一般程序是怎么样的?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劳动诉讼的一般程序及要件

劳动诉讼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起诉要件及内容

劳动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被告必须明确确定;
  3. 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起诉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同时,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有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情况,需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他相关材料。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并按照法院要求提供必要的诉讼材料。

二、劳动诉讼的举证指南

诉讼当事人应仔细阅读法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根据通知书的规定,全面向法院提供能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主张的证据材料。

以下是劳动纠纷案件举证范围的指南,供您参考:

(一)劳动诉讼的一般举证范围

  1. 委员会的裁决书及送达日期;
  2. 劳动关系的证明,如聘用、雇佣关系的证明,需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其他协议等证明材料;
  3. 公民当事人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当事人需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2. 如涉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需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 职工违章违法的相关证据材料;
  4. 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等;
  5. 如涉及培训费,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三)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

需提供劳动起止日期和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相关证据。

(四)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 提供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证据;
  2. 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 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等。

三、劳动诉讼的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若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劳动诉讼时效

一般劳动诉讼时效为两年,即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关于劳动诉讼一般程序的解答。劳动者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即使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仍可以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建议在此过程中,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更好的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崔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后因工作事故受伤并遭到解雇。崔某提出多项仲裁请求,包括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其他请求因超过仲裁时

  • 民事案件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是否可以退还诉讼费
  • 借款纠纷的起诉条件
  •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