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先生在某家建设工程公司工作时遭受了严重伤害,用人单位积极救治并协商赔偿事宜。双方对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冉先生决定依法维权。
冉先生委托袁-坤律师代理此案,袁-坤律师向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机构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了劳动合同复印件、证人证言、司法鉴定意见书以及用人单位加盖公章的鉴定委托书等证据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审核材料后,要求冉先生先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理由是冉先生未提交劳动合同原件。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五条规定,申请人只需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即可认定工伤。劳动关系的确认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这是法律直接赋予的权力。然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劳动关系认定是工伤认定的必要前提,因此劳动行政部门有认定劳动关系的权力。
然而,劳动行政部门附带认定劳动关系并非没有界限。根据《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当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时,劳动行政部门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冉先生向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伤认定机构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了足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关系的材料。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九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劳动部门仅因冉先生提交的是劳动合同复印件而要求申请人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这会增加申请人的诉讼成本并延长维权时间。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
关于工伤认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或职业病后,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由单位承担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特殊情况可延长申请时限。未按时申请,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规定申请,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