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年休假申请是否需要公司批准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带薪年休假是员工的权利,但批准与否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赋予了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权利。为进一步细化该条例,人社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根据《条例》规定,连续工作满1年的职工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而定,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受5天年休假,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享受10天年休假,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享受15天年休假。
《条例》还规定,如果单位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经过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假。对于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根据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享受年休假是职工的法定权利,也就是说决定休假与否的权利在于员工本人。
《条例》规定,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以及职工意愿进行年休假的统筹安排。年休假可以在一个年度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跨1个年度进行安排。因此,年休假的统筹安排权属于用人单位,最终决定权在于用人单位,在考虑职工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决策。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是否可以拿到工资的情况,以及不上班也有工资的特殊场景。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丧假、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以及男职工护理假等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上班也可以获得工资。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当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时,如果年假还未休完,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者也有权依法休完年假后再解除
最新带薪年休假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他。机关、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