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年休假申请是否需要公司批准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带薪年休假是员工的权利,但批准与否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赋予了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权利。为进一步细化该条例,人社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根据《条例》规定,连续工作满1年的职工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而定,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受5天年休假,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享受10天年休假,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享受15天年休假。
《条例》还规定,如果单位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经过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休假。对于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根据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享受年休假是职工的法定权利,也就是说决定休假与否的权利在于员工本人。
《条例》规定,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以及职工意愿进行年休假的统筹安排。年休假可以在一个年度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跨1个年度进行安排。因此,年休假的统筹安排权属于用人单位,最终决定权在于用人单位,在考虑职工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决策。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当公司被撤销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以向股东追责,同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另外,服刑人员参与劳动改造没有工资,但可获得报酬。关于劳动官司一审的判决时间,民事诉讼一般六个月内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调解,如无果则可以考虑向劳动监督管理机构投诉、提交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方式包括向劳动监督管理执法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如有欠条等相
劳动争议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律师服务收费主要依据诉讼标的额规模设定,涉及财产分配等事宜的收费根据不同金额范围有不同的比例。同时,律师事务所和当事人可协商采用风险代理方式,最高收费额度不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费用仅指律师代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