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上的房屋转让审批权限有哪些
时间:2024-03-1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发现虽宅基地买卖等法律适用问题,已长期反复,以及深入地进行过讨论。但仍争议颇多,观点颇多,最终无法作出定论。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宅基地上房屋转让审批权限包括什么,以及宅基地买卖该怎么处理。
宅基地上的房屋转让审批权限的法律规定
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条规定
根据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条的规定,农村居民建住宅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时,需要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1999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
1999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第62条修改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这一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转让需要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目前房屋转让协议中的情况,转让行为的确认方式存在多种形式,包括乡政府相关部门盖章确认、村委会盖章确认以及当事人之间自行签订协议转让。这种情况导致整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对于乡、村两级的确认行为,当事人对其效力是否相当存在争议。
宅基地上住房转让的审批权
关于宅基地上住房转让的审批权,目前尚未见明确的法律规定。1986年及1999年《土地管理法》的不同规定,仅表述为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并未明确规定转让行为的审批权。然而,从土地管理法中审批权限的变化可以看出,集体土地的管理趋向严格。在审判实践中,关于宅基地买卖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进行了长期、反复、深入的讨论,但仍存在争议和不同观点,无法得出定论。主流观点认为,应坚持限制擅自转让宅基地、房地一体转让、诚实信用、平等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查明的事实包括:1. 买卖双方的主体身份情况;2. 转让时间、约定形式、协议履行情况;3. 出让方是否为宅基地和房屋的权利人,是否有无权处分的情形;4. 转让行为是否按规定经过审批;5. 土地所有权人对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的意见;6. 买受人是否有再行转让的行为;7. 房屋是否有装修、翻建、扩建等情形,是否具备合法根据;8. 现房屋使用人是否有其他住所,是否具备腾房条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农村折迁:非农户口的补偿问题解答
农村拆迁中,对于非农户口来说,他们无法享受到针对户口的补偿。农村房屋拆迁中,只有农业户口的人才能得到安置补助,非农业户口只能得到货币补偿,无法得到安置房。此外,城市户口也不能购买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宅基地的转让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
-
农村房子怎样买卖合法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禁止村民多占宅基地。但并未禁止或限制村民转让宅基地。农村房屋过户需向乡镇国土所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查、勘测、公告后,注册登记并发证。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需提交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房屋所
-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是否可转让?
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农村住房、转让必须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转让必须得到集体组织的同意,并且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必须与房屋一并转让。宅基地所有权属
-
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需要办什么手续
-
农村房屋宅基地可以买卖吗,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
种植土地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