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上的房屋转让审批权限有哪些
时间:2024-03-11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发现虽宅基地买卖等法律适用问题,已长期反复,以及深入地进行过讨论。但仍争议颇多,观点颇多,最终无法作出定论。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宅基地上房屋转让审批权限包括什么,以及宅基地买卖该怎么处理。
宅基地上的房屋转让审批权限的法律规定
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条规定
根据1986年《土地管理法》第38条的规定,农村居民建住宅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时,需要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1999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
1999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第62条修改为:“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这一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转让需要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目前房屋转让协议中的情况,转让行为的确认方式存在多种形式,包括乡政府相关部门盖章确认、村委会盖章确认以及当事人之间自行签订协议转让。这种情况导致整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对于乡、村两级的确认行为,当事人对其效力是否相当存在争议。
宅基地上住房转让的审批权
关于宅基地上住房转让的审批权,目前尚未见明确的法律规定。1986年及1999年《土地管理法》的不同规定,仅表述为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并未明确规定转让行为的审批权。然而,从土地管理法中审批权限的变化可以看出,集体土地的管理趋向严格。在审判实践中,关于宅基地买卖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进行了长期、反复、深入的讨论,但仍存在争议和不同观点,无法得出定论。主流观点认为,应坚持限制擅自转让宅基地、房地一体转让、诚实信用、平等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查明的事实包括:1. 买卖双方的主体身份情况;2. 转让时间、约定形式、协议履行情况;3. 出让方是否为宅基地和房屋的权利人,是否有无权处分的情形;4. 转让行为是否按规定经过审批;5. 土地所有权人对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的意见;6. 买受人是否有再行转让的行为;7. 房屋是否有装修、翻建、扩建等情形,是否具备合法根据;8. 现房屋使用人是否有其他住所,是否具备腾房条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房屋出租的法律依据
农村房屋出租的法律依据,指出农村房屋属于宅基地附着物,可以出租。农村居民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可以行使包括出租房屋在内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经过批准和登记手续。
-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备条件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备条件和宅基地处理的相关原则。买卖必须获得村级和乡级政府批准,双方为同村村民,受让人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且必须宅基地与住房一并转让。处理宅基地纠纷时,需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及公民和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并随房屋转移。同时
-
农村2020年宅基地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补偿标准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补偿标准包括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和房屋拆迁补偿的计算公式。宅基地转让需遵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只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且需同时转让房屋,履行相关登记和审批手续。
-
农村2019年宅基地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补偿标准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规定。在征收宅基地时,补偿费用按照特定公式计算,包括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和房屋补偿价。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只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必须办理相关登记和审批手续。
-
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
-
农村折迁:非农户口的补偿问题解答
-
村民占用土地建住宅,需要办什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