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详细规定和公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中对职工的违纪和失职行为进行详细规定,并且制定程序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并向劳动者进行公示。
2. 违纪行为与规章制度的一致性和证据支持
职工的违纪行为必须与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规定相一致,并且需要有当时违纪、失职行为的原始记录证据。例如,仅依靠经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及关于用车里程公里数的推断是不足以作为违纪认定的证据。
3. 按规定程序处理和相应证据
如果规章制度中对职工违纪行为规定了处理程序,则必须按照规定程序给予处理,并且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四)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六)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公民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中心将在5日内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援助。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司法救助体系,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受援人需遵守法律规定,如因案
劳动者能否同时在两个公司入职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与两家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前一家单位无异议且后一家单位知晓。用人单位可采取多种措施规避风险,如要求员工提交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劳动合同声明等。合法解除双重劳动关系的情况
经济性裁员的相关内容。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而进行的裁员行为,需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程序包括提前通知、裁减人员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和听取意见、公布和支付补偿等。某公司因经营亏损解除30名职工劳动合同,但未按法律规定履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