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如下:
法律对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认定的标准。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客观情况"指的是发生不可抗力或其他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迁移、资产转移、企业改制、部门撤并、经营方向或经营战略重大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等。在本案中,企业因政府规划而搬迁,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因此,企业与员工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需要强调的是,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关键在于是否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以及是否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如果没有达到"无法履行"的程度,则应继续履行合同而不能适用该条规定。例如,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或法定代表人、企业内部承包、企业分立或被兼并等情况虽然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但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另外,当出现"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客观情况时,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而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变化结果导致合同无法履行;(3)双方协商变更合同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方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当事人对于某一种情形是否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存在分歧,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裁定。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中事先约定或规定出现哪些情况即可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条款,以便在遇到情况时进行双方协商,操作更加便捷。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经双方协商确定,甲方可根据需要对乙方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调整。劳动报酬方面,甲方实行标准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时,企业是否有权调岗及相关约束和原则。企业虽有单方调岗权利,但需遵守证据充分、岗位合理适应等约束,并遵循劳动合同变更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包括薪酬变动,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并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