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裁减人员之前,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裁减人员既非职工的过错也非职工本身的原因,且裁员总会给职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负作用,为此,裁员前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裁减人员方案应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人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裁减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人员,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根据《劳动法》,不得裁员的对象包括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人员,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人员,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如果属于其中一类情况,单位不得将其列入裁员名单。
公司应提前30日通知被裁员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被裁员在被裁员以后的半年内,如果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但不满意,可以重新报名应聘老单位(裁减员的单位)的岗位,而单位有优先录用的义务。当然,劳动合同需要重新签订。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按被裁员工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计算。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而不仅仅指基本工资。如果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按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的期限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定,每满一年,就有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如何申请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公民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中心将在5日内审核决定是否给予援助。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司法救助体系,旨在帮助困难群体。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等。受援人需遵守法律规定,如因案
建设单位在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时应该注意的风险点,包括企业形式、建筑企业资质和是否存在挂靠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的详细描述、甲乙方权利责任义务等。
工程纠纷中暂停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情况,分为正常中断和非正常中断。正常中断是由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非正常中断则是因企业管理决策、不可预见原因等造成。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