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 > 基本工资的定义是怎样的

基本工资的定义是怎样的

时间:2025-02-07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7684
如今,很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现象,除了有基本工资外,还要奖金、津贴、加班工资等等。而针对其中的基本工资,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法律解答,详情请看下文。

一、基本工资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和价值核定的薪资。它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的员工可以根据其能力水平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等级的基本工资。

二、基本工资与全额工资的区别

全额工资和基本工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经常遇到的两个概念,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非常重要。因为在计发劳动者的待遇时,经常需要用到这两个概念。

2.1 劳动者的全额工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

2.2 劳动者的基本工资

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例如,工资总额组成中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就是基本工资。

在具体实施中,结构工资制下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都属于基本工资。劳动者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

需要注意的是,工资总额是用人单位在从事统计、缴费等劳动工资工作中常用的概念,与劳动者的全额工资、基本工资等概念有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理解劳动者全额工资等概念时,常常也会涉及到工资总额的概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赔偿标准是否合法

    工伤赔偿标准和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福利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只发放最低基本工资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以根据情况延长。工伤职工治疗工伤引发的疾病可以享受工伤医

  • 公司被收购,员工的补偿权益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 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无底薪合法吗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中无底薪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细则》等规定,合同中可以约定劳动者未能达到企业设定的劳动定额时的薪资降低,但不能低于当地政府设定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基本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并不违法,但需要确保员工的总劳

  • 公务员因公死亡最新赔偿标准
  • 产假提前休工资怎么算
  • 安徽提前休产假工资如何发放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