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或其直系亲属需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详细描述工伤事件的经过和受伤情况。
职工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证明等。
职工需提供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以证明伤害的性质和程度。
根据不同情况,职工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 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针对暴力伤害的证明材料或法律文书;
- 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出具的针对交通事故的证明材料;
- 民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出具的针对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行为受到伤害的证明材料;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旧伤复发的证明材料;
- 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意外伤害证明材料。
职工和工会组织享有以下权益:
职工和工会组织有权监督企业按照规定如实报告工伤情况。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报告,职工和工会组织可以直接向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不认同该伤害为工伤,用人单位需在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供举证材料。举证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时限内。
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职工因工伤亡的情况进行调查,企业应如实提供相关情况和证据。如果企业有意隐瞒伤亡事故真相,提供虚假证据、数据资料或拒绝配合事故调查,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联系与区别。两者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依据一定标准,经常同时出现在受害人受伤情况下。但它们的目的、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等级划分不同。伤情鉴定确定损伤程度,伤残评定则是评判伤残等级,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应用场景。
工伤申报与认定的程序。职工在发生工伤或确诊职业病后应立即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填写申请工伤认定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后,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职工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参保凭
申报工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和工伤认定时限。申请工伤时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受到暴力伤害、因公外出、事故责任认定、因公众利益受伤、旧伤复发诊断、被委托人身份证明以及其他特殊情况需提交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或受伤员工及其亲属应在规定时间内向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的情况,劳动者可通过起诉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如果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是三级且生活无法自理,可享有护理费和生活护理费。大臂骨折的工伤赔偿金额需根据当地规定确定,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逾期处理关键在于及时采取合法手段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