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对换纠纷一方反悔可不可以提出赔偿
同一村民小组成员之间为方便耕种及满足各自需要,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其取得的承包土地自愿进行互换,协议履行多年后,一方反悔并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返还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院是否会支持其诉求?
近日,湖南省嘉禾县人民法院就依法审理了这样一起因同组村民互换土地后而引发的物权保护纠纷一案,最终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双方之间的土地互换协议有效,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诉请不予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初,同是嘉禾县某行政村同一村民小组成员的刘甲与刘乙为了各自生产生活需要,签订了土地换地协议,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进行互换,在签订协议书时还有多位同组村民在场见证。双方签订协议并履行多年后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在2012年初,刘甲互换给刘乙的土地被国家征收,被征收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将获得一笔土地补偿费,为此,刘甲找到刘乙要求平分此笔土地补偿费。而刘乙认为,双方当时是自愿互换土地,而且在互换土地后,自己已经耕种多年,因此该土地上的征地补偿款应归属自己,对方无权平分。后经多个部门协调处理均无结果。于是,刘甲一纸诉状将刘乙告上法庭,以其当时在签订土地互换协议时未经村民小组全体小组成员同意,且该土地互换协议未经向发包方备案为由,请求法院认定当年的土地互换协议无效。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双方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签订换地协议时是自愿合法的,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农村同一村民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且双方在签订土地互换协议至今已二十多年,双方已履行了合同,对双方签订的土地互换协议所产生的现有物权应予维持。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但此条规定不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是一种管理性的强制规定,其立法目的在于为加强土地发包方对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让发包方及时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动情况,备案的性质仅为公示,并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承包方依法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方仅以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未报其备案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原告提出主张无事实依据,不予支持。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申请书。申请人杨XXX因被其父杨XX侵占了自己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份额0.8亩,请求返还并独立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人曾多次寻求基层政府帮助解决,但被申请人拒不返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人坚持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