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认定级别,企业原则上应安排适当工作,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6个月至16个月的工资。具体标准如下:五级为16个月,六级为14个月,七级为12个月,八级为10个月,九级为8个月,十级为6个月。
经鉴定确认旧伤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的,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被评定为五至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可以按月发放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如果伤残程度评定为七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另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本人另行择业,可以获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按照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可以获得丧葬补助金,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如下:符合供养条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放,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放,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加发10%。发放的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月工资收入。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当工伤与交通事故同时发生时,伤者可以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向肇事司机索赔,即获得双重赔偿。不过在很多地区,尚未规定工伤与交通事故赔偿的先后顺序,仅规定医疗费不得重复支付。
对于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责任导致的事故伤害,且已按相关规定获得相应赔偿的职工,如果同时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应当区分待遇项目和支付途径进行处理。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即使超过一年期限,劳动者仍可主张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根据上述内容,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