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认定级别,企业原则上应安排适当工作,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标准为伤残职工本人6个月至16个月的工资。具体标准如下:五级为16个月,六级为14个月,七级为12个月,八级为10个月,九级为8个月,十级为6个月。
经鉴定确认旧伤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的,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被评定为五至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可以按月发放相当于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如果伤残程度评定为七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另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本人另行择业,可以获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按照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可以获得丧葬补助金,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如下:符合供养条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发放,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放,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加发10%。发放的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月工资收入。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当工伤与交通事故同时发生时,伤者可以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和向肇事司机索赔,即获得双重赔偿。不过在很多地区,尚未规定工伤与交通事故赔偿的先后顺序,仅规定医疗费不得重复支付。
对于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责任导致的事故伤害,且已按相关规定获得相应赔偿的职工,如果同时符合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条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应当区分待遇项目和支付途径进行处理。
伤情鉴定的费用标准和相关流程。鉴定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进行,或由司法鉴定机构代为鉴定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完成,费用由公安机关负担。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不同鉴定机构的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不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条件。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也被视为工伤;军队退役伤残复发同样视为工伤。而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情况则不得认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因公出差引发的交通事故中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申请人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事故的时间地点及受伤情况,同时需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受伤者的身份证、病历报告等。此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文件。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