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越高,赔偿金额越低。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赔偿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工伤鼻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及赔偿方式,包括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赔偿规定的详细解读。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身体部位骨折愈合后可评定为十级伤残,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同时,介绍了劳动能力鉴定的
工伤鉴定标准中的不同伤残等级及其具体标准。从一级伤残到二级伤残,详细列举了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运动障碍、面部毁容、瘢痕形成、肺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多方面的具体指标和情形。这些标准对于评估工伤人员的伤残程度及相应的赔偿和安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伤九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及鉴定方法。九级伤残的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鉴定标准涵盖了多种不同情况,如癫痫、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脑挫裂伤等。鉴定方法包括观察、检查和评估伤残程度。总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赔偿金额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