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异地转诊是如何规定的
工伤职工具备以下条件可以办理异地转诊:
1.本市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危重疑难病症;
2.经本市三级甲等医院或市级专科医院多次检查、市级专家会诊仍未确诊的疑难病症。
办理异地转诊时,要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批。
相关知识:
用人单位为工伤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待遇时,需填写《企业职工工伤待遇审批表》,并提供《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经治疗痊愈或职工本人不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应提供不需进行鉴定的书面证明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职业病诊断证明(复印件)、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核定审批表(复印件)。
由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还应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调解书》及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判决书、住院原始发票(已由商业保险支付的要提供原始发票的复印件)。
为工亡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待遇时,需提供工亡职工的档案、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供养亲属的户口簿(复印件)、供养亲属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的证明、供养亲属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公证处提供的供养亲属属于养父母或养子女的公证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供的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以及选择父母其中之一为供养亲属的认定证明等。
与此同时,供养亲属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包括: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就业或参军的;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死亡的。
工伤认定期限过后的处理方式。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独立权利,工伤职工可以进行民事赔偿请求。发生工伤事故时,应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无法获得赔偿时再进行民事侵权处理。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条件中劳动关系的要求。在认定工伤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确认是重要前提。《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参保单位范围,只有具备劳动关系的职工或个体工商户雇工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关系成立需具备特定情形,未签合同的可通过多种凭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承
中国关于工伤认定和公司赔偿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包括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相关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同时,用人单位应按照条例参加工伤保险,若未参加则需承担相应责任,包括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等。此外,还涉及工伤认定决定暂停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的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主体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而非法院。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层级规定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细节,包括用人单位应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以及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工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