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医疗费用是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包括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支付。工伤职工应当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医疗机构抢救。非协议医疗机构进行急救的,脱离危险后应及时转到协议医疗机构治疗。异地发生事故伤害在外地医疗机构救治的,经急救脱离危险后应转入本市的协议医疗机构治疗。需要进行康复性治疗的工伤职工,必须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并经办机构确认。
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康复性治疗的,必须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并经办机构确认。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在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可以享受不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护理费的计算公式为:护理人员工资 × 护理时间。家属护理的按照家属实际工资计算,如果家属没有工资或者雇佣护工护理的,则按照护理行业平均工资计算。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护理的,护理费不再计算。护理时间按照住院期限计算,如果出院后继续护理,按照证明上显示的继续护理时间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一人,如有需要一人以上护理的,按照证明上显示的人数计算,但最多不超过三人。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可由所在单位派人陪护或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0%的标准按月发放陪护费。如果是否需要陪护发生争议,可以提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标准计算公式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停薪留薪期 - 住院天数) × 40%。
对于经鉴定构成伤残且存在护理依赖的工伤职工,将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根据护理依赖等级确定,分为生活全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分别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支付。生活护理费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工伤人员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标准如下:-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25元/天/人;- 其他地区:20元/天/人。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确定,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固定月数计算,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五级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8个月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对于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30%。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确定,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固定月数计算,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五级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6个月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对于距正常退休年龄五年以上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将全额支付;距正常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每减少一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百分之二十;距正常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按百分之十支付。
残疾辅助器具费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具体费用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例如河南省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建议使用年限为3年的组件式大腿假肢的工伤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21600元。残疾辅助器具费由工伤基金支付,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实际费用可在发生后主张。
从受伤之日起算,终于定残前一天的工资乘以本人工资。
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需要的交通、食宿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支付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的相关内容。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如存在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出,并由市级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不满意市级鉴定结论,可在15日内申请再次鉴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具体的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涵盖了面部瘢痕、全身瘢痕面积、脊柱骨性关节炎、指端植皮术后、膝关节损伤等多方面的评定标准。这些标准针对不同程度的工伤情况,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劳动鉴定。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中国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即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该标准根据评残等级详细划分了工伤致残程度,分为一级至十级。评残依据考虑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护理依赖的程度,适当考虑特殊残情造成的心理障碍或生活质量损失。评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