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后,经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也称为劳动鉴定,是指对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损害的医学鉴别和评定。在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常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工伤鉴定以后进行的二次手术取钢板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因为二次手术属于工伤赔偿的一部分,除非在前次赔偿中已有特殊规定。
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以下是与伤残判定相关的一些标准:
该标准于1997年1月1日实施,由公安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轻微伤。
该标准于1990年7月1日起实施,由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轻伤。
该标准于1990年7月1日实施,由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重伤。
该标准于2002年12月1日实施,由公安部发布。用于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
该标准于2002年9月1日实施,由卫生部发布。用于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
该标准为国家标准GB/T15499-1995。用于确定事故伤害造成的工作日损失。
该标准于2006年5月1日实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用于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
该标准于2002年4月5日实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用于鉴定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该标准于2014年1月1日实施,由司法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损伤程度。
该标准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用于鉴定人体损伤残疾程度。
该标准由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用于评定军人残疾等级。
该标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用于评定残疾人的实用程度。
手部轻伤的鉴定标准,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轻伤一级包括手功能丧失达一手功能16%以上、拇指等指离断或缺失等条件。轻伤二级则包括手功能丧失较少、指节离断或缺失较轻等条件。文章提供了详细的鉴定标准,以便对手部轻伤进行准确鉴定和评估。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两种申请方式及相应的申请步骤。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事故处理大队出具鉴定介绍信,第二种方式是自行联系鉴定机构。申请步骤包括提交申请书、携带相关材料,如诊断证明、检查结果等,并亲自接受检查及缴纳评定费用。
不同等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从一级到九级,每级伤残的划分依据都涉及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受限程度。等级越高,受限程度越大。摘要的结尾应该吸引读者的兴趣,如:从一级到九级,伤残等级的划分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体受伤后的不同状况,引发人
工伤鉴定程序中是否需要本人参与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伤残评定的程序、所需材料、伤残等级与赔偿金计算、赔偿要求以及伤残鉴定的定义和目的。当事人在对伤残评定不满意时,可以向劳动部门提出重新评定申请。申请时需携带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病历、片子等。伤残等级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