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后,经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也称为劳动鉴定,是指对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损害的医学鉴别和评定。在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常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工伤鉴定以后进行的二次手术取钢板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因为二次手术属于工伤赔偿的一部分,除非在前次赔偿中已有特殊规定。
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以下是与伤残判定相关的一些标准:
该标准于1997年1月1日实施,由公安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轻微伤。
该标准于1990年7月1日起实施,由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轻伤。
该标准于1990年7月1日实施,由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重伤。
该标准于2002年12月1日实施,由公安部发布。用于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
该标准于2002年9月1日实施,由卫生部发布。用于对医疗事故进行分级。
该标准为国家标准GB/T15499-1995。用于确定事故伤害造成的工作日损失。
该标准于2006年5月1日实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用于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
该标准于2002年4月5日实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用于鉴定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该标准于2014年1月1日实施,由司法部发布。用于鉴定人体损伤程度。
该标准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用于鉴定人体损伤残疾程度。
该标准由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用于评定军人残疾等级。
该标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用于评定残疾人的实用程度。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的问题。劳动争议涉及劳动的权利与义务上的分歧,工伤索赔属于民事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工伤赔偿项目包括一般伤害赔偿、伤残赔偿和死亡赔偿等。处理工伤争议时,应遵循依法处理、平等对待、调解和及时处理的原则。
兖州区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式。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赔偿项目的确定方式和标准,如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为受害者提供了明确的赔偿依据。
劳动法中不同伤残等级的定义和赔偿标准。伤残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其中一级最为严重。不同伤残等级有不同的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重新评定。
肋骨断了两根的伤残等级评定问题,以及工伤补偿相关的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和残疾赔偿金等知识点。两根肋骨骨折并畸形愈合可评定为十级伤残,但赔偿等级因评定标准不同而异。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各个知识点计算方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