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对于应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将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1. 符合申请条件的工伤认定申请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申请人将被告知在15日内补齐材料。
2. 如果申请材料齐全且证据可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30日内做出是否工伤的决定。
3.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经办机构。
4. 如果对工伤认定决定有疑义或不服,收到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 符合申请条件的因公死亡认定申请将被行政部门受理。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申请人将被告知在15日内补齐材料。
2. 如果申请材料齐全且证据可靠,行政部门应在30日内做出是否因公死亡的决定。
3. 行政部门的因公死亡认定决定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申请人或其亲属、经办机构。
4. 如果对因公死亡认定决定有疑义或不服,收到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等级、标准和制定机构,以及申请程序、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专家库、鉴定程序和结果以及复议和最终结论。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等。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申请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
伤残鉴定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到手指末节骨折的伤残入级问题,指出不同地区的认定差异和相关的工伤保险问题。摘要也强调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收工伤保险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并给出了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的维权建议。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问题。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同意可延长至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腰部受伤后的司法鉴定程序。首先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的申请方式和所需材料。然后阐述了司法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标准的差异。最后详述了工伤鉴定费用的责任和承担方式,包括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的费用承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