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伤残职工在医疗治疗结束后,应向当地社保机构提交相关资料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 鉴定者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在每周一、二、三、五进行鉴定。
3. 鉴定办公室将由专家确认鉴定者携带的材料,并收取200元鉴定费。若材料不完整,鉴定办公室将委托诊断后再进行鉴定。
4. 鉴定办公室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 自鉴定材料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可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和所有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鉴定费、检查费、诊断费、鉴定人的差旅费等。若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并足额缴纳保险费,该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申请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鉴定费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预先垫付,并在日后收取工伤待遇费用时向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索取。
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结果有异议,并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重新鉴定的费用由申请人预先垫付,若重新鉴定结果与初级鉴定结果一致,则鉴定费由申请人承担。若重新鉴定申请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则鉴定费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负担,不再转嫁给用人单位。若重新鉴定结果与初级鉴定结果不一致,则鉴定费由作出初级鉴定结果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
若工伤职工的伤情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伤残等级,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可申请复查鉴定,复查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垫付。若复查结果与首次鉴定结果一致,则复查鉴定费由申请者承担;若结果不一致,则退还申请者垫付的复查鉴定费。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同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需依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职工工伤治疗的费用问题,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伤医疗费用支付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各类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法律依据。同时,文章还涉及九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