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8条的规定,有权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的申请人主要包括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后,开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过1年后,工伤职工认为自己的劳动能力已经低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规定,并且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此外,工伤职工劳动能力的变化,对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生活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职工劳动能力的减弱或丧失,有可能导致由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没有了生活来源,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伤职工的负担。因此,职工的直系亲属也有权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如果用人单位认为该职工的伤残程度发生变化,其劳动能力已不能胜任原工作,或由于其他原因,可以提出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经办机构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待遇的给付,工伤职工应享受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特别是对于劳动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的职工,如果仍然按照先前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工伤保险基金和其他参保人都是不公平的。因此,《工伤保险条例》赋予了经办机构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的权利。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首先,劳动者发生工伤并治疗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分别分为十级和三级。其次,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市级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有需要可延长3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不同伤残等级职工的待遇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如果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也享受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七级至十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限制及收费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劳动者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费用包括直接用于鉴定的费用和其他相关必要费用,每人次收取280元。如果参加了工伤保险,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