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案的情况分析,牛先生亲戚的伤残等级为十级,根据相关法规,应当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然而,协议约定的赔偿金额仅为3000元,远远低于应获得的赔偿金额。虽然双方签订的赔偿协议具有一般合同的属性,但考虑到本案涉及劳动者的生存权益,以及赔偿协议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使牛先生的亲戚遭受重大损失且不公平,律师倾向于认为该协议可以被撤销。
我有一个亲戚在四川的一家小工厂工作,他在工作时发生了工伤。由于该工厂没有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工厂老板找中间人与我亲戚达成了赔偿协议,希望将问题“化小为大”。除了报销了1000多元的门诊医疗费用外,工厂还额外赔偿了3000元。双方根据此次事故签订了工伤赔偿协议,约定赔偿金额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并规定结清后双方不再互相欠债,不得反悔。
然而,我亲戚接受赔偿款后回家继续休养,没想到伤势却日益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事后,我亲戚向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申请了工伤认定,并经当地劳动能力与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十级伤残。根据当地工伤赔偿计算标准,除医疗费外,十级伤残的赔偿应在5万元左右。我想了解的是,既然我亲戚已经与对方签订了协议,是否还能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应认定为有效。然而,如果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情况,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根据这一规定,牛先生与工厂签订的协议虽然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的强制性规定,但由于显失公平,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协议。
中国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赔付方式独特,不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企业分散赔偿责任,促进劳资和谐。同时,工伤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工伤赔偿的具体办法,包括治疗费用、住院治疗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支付及护理费用的支付等内容。对于工伤职工的不同待遇,文章结合伤残等级、停工留薪期的不同情况进行详细解释。
竞业禁止协议中补偿费用的计算方式。根据不同地区和用人单位的规定,补偿费用没有统一标准,可参考年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同时介绍了深圳和珠海地区的相关法规规定,当协议未明确约定补偿费用时,应按照规定的最低标准进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