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 > 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否可以再诉?

工伤赔偿协议履行后是否可以再诉?

时间:2024-02-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0790

工伤赔偿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第一种意见:协议合法有效

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发生工伤后承担工伤赔偿义务。然而,在劳动者尚未进行工伤认定之前,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订立赔偿协议,该协议不与法律规定相冲突,应认定为合法有效。

在本案中,双方协商的过程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应对预期的风险有预判能力。因此,如果事后劳动者经认定为工伤,他应承担这个风险,不得再主张相关权利;如果事后劳动者经认定不属于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这个风险,不得要求劳动者返还赔偿金。综合以上分析,双方签订的协议应认定为合法有效。协议中约定劳动者不得就此事再主张相关权利,可以认定劳动者已放弃了要求工伤赔偿的权利,不应向法院起诉。

第二种意见:协议应予以撤销

尽管劳动者有权处分自己的私权利,但这种处分行为应建立在劳动者充分知晓自己权利内容的基础上。在本案中,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时并没有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导致其对自己的权利内容及状态的认识不充分。双方协议约定的赔偿金额远低于劳动者依法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对劳动者不利。因此,该协议应予以撤销,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各项工伤待遇。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根据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应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在本案中,劳动者在协商过程中对自己的权利不充分了解,导致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对劳动者不利。因此,应根据公平原则撤销该协议,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伤待遇。

此外,对于工伤赔偿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是否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来判断。只要协议中的赔偿条款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且获赔方不能证明用人单位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该条款应认定为有效。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障受伤职工的生活和治疗,可以在工伤认定之前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进行相应折低。这样可以减轻受伤职工的经济负担,更符合公平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后果及赔偿责任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法律后果、赔偿责任及赔偿请求的时效性。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和补缴费用。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能导致工伤职工保险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差额损失的责任。劳动者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

  • 第三人造成工伤的民事赔偿问题及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和范围,详细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并进一步探讨了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赔偿问题,涉及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对于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差额,法律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定。笔者认同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双倍兼得

  • 深二度烧伤赔偿项目的规定

    深二度烧伤赔偿项目的规定,包括伤残等级及赔偿系数、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十二项内容。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标准,同时详细说明了各项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包括残疾赔偿金、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 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和途径

    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和途径,包括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限定时间内向工伤认定机关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申请的,受伤害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文章介绍了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相关待遇的计算方法。

  • 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
  • 打工不签合同,纠纷时获风险案件简析
  •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索赔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