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但不能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供养亲属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供养亲属资格的核定按照工亡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进行,即使以后达到供养条件也不能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工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子女范围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
父母范围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范围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赔偿金额。
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计算公式:2011年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6 = 丧葬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201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计算公式:21810元 × 20 = 436200元。
2012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比2011年提高了54020元。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法律后果、赔偿责任及赔偿请求的时效性。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和补缴费用。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能导致工伤职工保险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差额损失的责任。劳动者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
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和范围,详细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并进一步探讨了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赔偿问题,涉及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对于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差额,法律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定。笔者认同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双倍兼得
深二度烧伤赔偿项目的规定,包括伤残等级及赔偿系数、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十二项内容。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标准,同时详细说明了各项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包括残疾赔偿金、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关于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主要介绍了工伤认定与赔偿的程序和标准,包括伤残等级的确定和待遇支付。同时,也阐述了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参保责任和工资计算标准等内容。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了解这些法律处理方式和标准对于保障员工权益和企业发展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