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9月15日发布了《北京市工伤康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这一举措意味着本市工伤保险制度将首次引入工伤康复环节,以实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的三位一体模式。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管理办法将改变现行的工伤处理方式,使工伤职工可以在康复医院接受免费康复治疗,随后再进行工伤鉴定和补偿。康复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无需负担。这一方式将使工伤职工的康复期提前,并避免错过最佳康复时机。目前,西城、海淀、丰台、宣武、房山、石景山六个工伤康复试点区县已有超过一半的康复出院工伤职工。
根据市人保局的规定,工伤康复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工伤职工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可以自愿填写工伤康复申请表。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在工伤停工留薪期内但病情相对稳定或旧伤复发,并且具有康复价值的,将被纳入工伤康复对象。常见的工伤康复项目包括颅脑损伤、脑卒中、持续性植物状态、脊柱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截肢、手外伤、关节软组织损伤和烧伤等十大类工伤伤害。
目前,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已经与4家工伤康复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这些机构分布在南城、北城和西城,包括北京博爱医院(中国康复中心)、解放军309医院、西山医院(北京康复中心)和小汤山医院(仅限非典后遗症)。工伤职工可以在这些机构接受免费康复治疗,以促进他们的康复和职业重返。
通过《北京市工伤康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本市工伤保险制度将更加完善,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康复保障,促进他们的身体康复和职业重返。
工伤报销的范围和程序。报销范围包括工伤医疗期和康复期内的医疗费用,涉及工伤协议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和住院费用,也包括因公出差等情况下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费用。报销标准涉及工伤医疗费、工伤误工费和工伤护理费。工伤医疗费需符合工伤保险相关目录和标准,由工伤
误工费的定义、意义及相关的证明材料。误工费是受害人因人身伤害无法工作导致的经济损失,赔偿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失。需提供收入状况证明、误工时间证明。依据法律规定,误工费的确定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医疗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等提供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的相关流程。职工治疗工伤的费用若符合相关规定,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企业需准备相关材料向社会保险服务局申请报销工伤职工医疗费用,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费用结算审核表、原始病历、有效凭证等。如涉及交通事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及相关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在医疗终结后一年内办理报销手续,包括后续治疗及工伤费用报销条件和流程等。工伤员工需注意及时报案、就诊医院要求及病历填写等事项,以确保医疗费用能够得到报销。摘要中的核心内容是职工需符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