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事故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都是过失犯罪,但两者有以下主要区别:
1. 客观方面:劳动安全事故罪必须涉及对不符合国家劳动安全规定的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的行为,而重大责任事故罪主要指企事业单位职工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行为。
2. 主体方面: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单位犯罪,个人作为单位的负责者承担责任;而重大责任事故罪是个人犯罪,由本人直接承担责任。
劳动安全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都是由于行为人未尽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过失犯罪,但两者有以下明显区别:
1. 侵犯的客体不同:劳动安全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属于渎职犯罪。
2. 犯罪客观表现不同:劳动安全事故罪具体表现为企事业单位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玩忽职守罪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 犯罪主体不同: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企事业单位中负责劳动安全设施的直接责任人员、工作人员;而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 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劳动安全事故罪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而玩忽职守罪发生在国家机关工作管理职能的职务活动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情节特别恶劣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如致多人死亡、致多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造成特别恶劣的政治影响。
2. 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特别恶劣,如经有关部门或单位职工多次提出意见后,仍不采取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已发生事故却不重视劳动安全设施,导致多人重伤、死亡或其他特别严重后果。
3.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犯罪行为人的表现特别恶劣,如不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伤残人员或防止危害后果扩大,只顾个人逃跑或抢救个人财物,导致危害结果蔓延扩大;事故发生后,为逃避罪责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企图嫁祸于人等。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的订立目的和依据,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合同旨在规范企业和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工会参与安全生产、合同签订和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内容以及监督和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分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安全生产,明确规定了各项计划措施的完成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的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对于无证经营行为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