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农民工 > 法律对于农民工的保护是如何的

法律对于农民工的保护是如何的

时间:2024-07-0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744
农民工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农民工就是户籍的位置依旧是在农村,但是自身却进入城市务工并且在城市之中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劳动六个月或者六个月以上的劳动者。那么法律对于农民工的保护是如何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法律对于农民工的保护是如何的的内容为你解答疑惑。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

1)就业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童工的使用被严格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规定招用童工的,将受到劳动部门的处罚。用人单位将被责令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承担一切费用。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还可能面临行政处分或罚款。

2)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并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社会活动期间也应享有取得工资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不得超过44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应与劳动者协商,每天最长延长不超过3小时。(4)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用人单位应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者有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8)拒绝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

农民工的定义和现状

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或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农民工包括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指后一部分人。据相关部门调查,中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约为1.2亿人,广义农民工的数量约为2亿人。

农民工的现状

2012年7月25日,腾讯微博实名认证网友、济南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办公室民警孙健在微博中提到,在北京遭受暴雨灾害期间,北京某工地的农民工师傅们自发前往京港澳高速公路救助受困群众,救援人数达到了上百人。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以示感谢时,这些农民工却拒绝接受。这则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围观和热议,农民工的行为受到了网友的赞赏。甚至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发表微博表示对农民工的敬意,并邀请他们共进一顿饭。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26.5%和36.4%。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本地农民工,而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又明显高于非农民工。与上年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增加了2.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组农民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探讨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不及时以及层层转包未能禁止等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加上法律执行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职不足,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难以解决。此外,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建

  • 病退的条件和要求

    病退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基本条件、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条件,以及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病退条件涉及不同时间参加工作的人员的年龄、缴费年限、因病或非因工伤残程度等要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还需满足特定工种、年龄和缴费要求。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则包括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

  • 农民工工伤赔偿的范围及相关规定
  • 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调解与解决方法
  • 建筑企业、包工头以及农民工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