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用人单位什么情况可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什么情况可解除合同

时间:2024-08-0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411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一、协商解除

根据《劳动法》第24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经双方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3.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情况下,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此外,用人单位自裁减人员之日起6个月内录用人员时,应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三、特定情况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为保护处于特定情况下的劳动者的特定权益,《劳动法》第29条规定,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2. 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3.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通过以上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也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特定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