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如果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当用人单位与职工就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争议时,可以提交解决,以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职工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负有举证责任。如果有劳动合同,应提交劳动合同作为证明;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应提交其他证明材料,如工资条、银行卡等工资报酬领取的证明或单位同事的书面证明。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以及该职工所在单位。如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如果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以及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包括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体力劳动强度被分为四级。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相比旧标准
公务员考试中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要求和认定标准。考生需提供基层工作经验证明,格式无明确规定,需咨询招考单位。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特定情况如高校毕业生实习、军队工作经历等也可算作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根据不同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等单位的工作经历。计算方法包括不同情况下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的起算点,如在职人员、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人员等。基层工作经历适用于招考职位和特定应聘情况,如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