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 >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怎么解决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怎么解决

时间:2024-05-02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548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纠纷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行为准则,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但是当劳动合同法与政府规章政策冲突时,应该选择什么法律适用?手心律师网为您解答。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的解决方法

引言

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在《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后更加完善。然而,在《劳动合同法》与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政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冲突的问题。

法律效力的原则

根据法律的层级性原则,如果《劳动合同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应当适用后制法优于前制法的原则。因此,在冲突的条款中,应当以《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为准。

法律效力的比较

《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相比,前者的法律效力更高。部门规章的制定不能违背和抵制上位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冲突的条款中,应当以《劳动合同法》为准。

相关知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应继续履行。对于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从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开始计算。如果在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在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如果根据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年限应从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而根据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应按照当时的规定执行。对于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另有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结论

在劳动合同法与部门规章政策之间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当根据法律效力的原则,以《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为准。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高于部门规章政策,因此应当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和适用的情况,合理解决冲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案件:刘某与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

    刘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劳动争议案件。刘某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回公司报到,而公司按规定发布公告通知后解除了劳动合同。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操作合规,驳回了刘某的请求。

  •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

    工伤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在职员工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后,享受保留劳动关系、安排工作或发放伤残津贴等工伤待遇。但工伤职工不能享受企业内退、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且被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如

  • 拖欠工资投诉的条件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所需的条件及证据。劳动者需准备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身份证明、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及其他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拖欠工资行为,用人单位超过自然月结束的30天不支付工资即构成拖欠工资。

  • 一、事项

    集体合同的审查事项,主要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条例》等法规。审查管辖范围包括市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报送材料包括送审表、协商双方代表名单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需在收到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后的15日内进行审查,无异议则生效,否则提出修

  • 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的裁员条件
  • 支付职工出差借款、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报销差旅费大于借款的账务处理方法
  •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