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事人对被指定的管辖权存在异议时,可以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来寻求救济。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对管辖权的异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有责任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而如果异议不成立,法院将裁定驳回异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在十五日内作出是否成立的书面裁定。如果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并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书面裁定。
被告人对上级指定管辖的案件能否提出异议的问题。新疆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起诉十四师水利建管处后,又提出管辖权异议,但被法院裁定驳回。文章详细阐述了管辖权异议和指定管辖的概念及相关规定,并分析了本案是否构成管辖权异议申请或指定管辖申请。最后,文章强调了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我国民事诉讼中在二审期间是否允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在二审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涉及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例外。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将认定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但需注意,此原则不适用于违反级别
指定管辖的变通问题。当案件管辖权不明确或行使不当的情形下,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指定方式确定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这种情况分为管辖不明和管辖权不宜行使两种情境。管辖不明时,应在审限内协商解决或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而在不适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应由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