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移送管辖 > 移送管辖与责任追究

移送管辖与责任追究

时间:2023-10-22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016
移送管辖与责任追究

民事诉讼中的移送管辖制度及其消极影响

一、法律条款冲突

根据民诉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时,如果发现该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法院应当受理该案件,并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如果认为不属于本院管辖的话。然而,该规定与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产生了冲突。根据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所诉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在立案时应结合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规定来决定是否受理起诉。如果不符合条件,应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如果原告仍然坚持起诉,应根据民诉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因此,民诉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与上述条款相互冲突,破坏了其完整的逻辑链。

二、成为不正之风的保护伞

从司法实践来看,各地法院之间的移送管辖案件以及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案件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使一些法院明知本院对案件无管辖权,却违法受理。他们的目的是将矛盾消化在内部,或者将执行权握在自己手中,使法律天平向本地区倾斜。一旦被告方依法据理争辩,再将案件移送出去也不算错误。其次,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只要立案就可以收费,可以创收。只要被告不提出异议,就可以获得管辖权,即使因此而立错案件也是值得的,以谋取部门利益。第三,一些法院片面追求收案数量,即使案件因当事人提出异议而移送出去,他们仍然将其计入结案数,而不考虑诉讼成本和不良影响。这些心态的共同特征是明知故犯、规避侥幸,因为即使立错了案件,还可以移送,追究不到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移送"成为了不当司法行为的保护伞。

加强责任追究,杜绝司法不公现象

针对移送法院的立案对错与否,以及受移送法院的对错与否,有必要明确规定归责追责的原则和办法。这将有助于增强立案人员的责任心,从制度上杜绝司法不公现象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移送管辖:法院间案件的转移

    移送管辖的概念及其在法院间案件的转移中的应用。移送管辖发生在受理案件后发现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另一法院,以确保案件得到正常审理。其范围通常发生在同级法院间,也可能发生在上下级法院间。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

  • 指定管辖决定书的撰写方式

    指定管辖决定书的撰写方式及相关规定。内容包括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方式和分类,以及相关的法律解释和规定。涉及刑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管辖权的改变、移送案件等情形,并详细说明了指定管辖决定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 法院发现无管辖权的处理方式

    法院在发现自己无管辖权时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法院需将无管辖权的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同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若原告坚持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并移送案件。法院也可向原告释明情况并要求其撤诉。

  • 可以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可以指定管辖的情形及规定。其中包括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情形等。民法和刑法也有相应的指定管辖规定。在指定管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如逐级报请、移送管辖等。最终,文章强调了指定管辖的

  • 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限制的规定
  • 级别管辖异议的提出和审查
  • 一、下级法院是否可以移送上级法院的管辖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