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纠纷的性质必须属于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类纠纷,其他类型的纠纷不适用协议管辖;
二、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协议不符合要求;
三、可选择的法院范围限定于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例如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在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时,必须确定唯一的法院;
四、协议的选择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协议管辖才是有效的,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协议管辖的法理依据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合同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有权决定是否从事某种民事活动、选择相对人、决定民事活动的内容等。当然,在纠纷解决方面,当事人也有权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
因此,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尽可能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进行判断。在确定协议管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应重点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不仅仅依赖于字面解释。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条件,包括合同案件的限定、法院选择范围的限定、书面合同的要求、单一选择的要求以及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案件仅限于合同案件,选择法院范围需符合规定,且必须以书面合同形式选择管辖,同时进行确定的、单一的选择,不得违反级
协议管辖的定义、法律依据以及适用范围。协议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协议方式选择解决纠纷的管辖法院,适用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法律依据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当事人可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登记内容和申请文件的详细规定。包括审批流程、申请文件的种类及要求、审批机构的决定、登记手续、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的内容,以及合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和附件效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