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

时间:2024-07-2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127
《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了合同案件的协议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院《民诉意见》第24条规定,这一选择需是明确的,若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则选择无效,依照民诉法第24条确定管辖。

关于合同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经〔1993〕72号通知,合同标的物所在地即为管辖地。同时,当事人一方的住所地也可以被视为对管辖的特殊约定。

约定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158号处理意见,约定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处理并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256号通知,约定纠纷在供方所在地解决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选择管辖规定

根据法经〔1994〕278号通知,约定原告当地法院受理符合民诉法第25条关于选择管辖规定。

约定可视为选择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根据法经〔1994〕307号复函,约定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纠纷可视为选择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约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法函〔1995〕86号通知,约定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

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89号复函,约定由守约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有效的管辖约定

根据《关于39583部队施工办公室与高自强、佟希华购销汽车合同纠纷案件指定管辖的通知》,约定可向各自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条款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应当确认有效。

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157号复函,如果约定选择的法院是民诉法第25条所列举的5类人民法院以外的,应认定无效,不能作为确定管辖的依据。

约定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2005)民二终字第94号民事裁定书,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在执行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可向各自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3条的规定,任何一方提起诉讼且为其住所地法院立案受理后,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便不得再重复立案,从而排斥了另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的管辖。因此,该项约定实质上是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该约定不仅不属于“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而且完全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协议管辖的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并据以确定本案的管辖。

约定有效

根据(2006)民二终字第186号民事裁定上,约定发生争议在乙方所在地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是有效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问题。当买卖合同约定两个法院的管辖权时,任何一方都有权选择管辖权,一般先提起诉讼的法院拥有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适用协议管辖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

  • 协议管辖的排斥与法定管辖

    协议管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应用。协议管辖允许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通过协议选择解决纠纷的管辖法院。它涉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作用、性质以及协议的方式和效力。不同国家的法律对协议管辖的规定有所不同,但一些国家已在立法或司法实践中承认其有

  • 什么是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的定义及其相关规定。协议管辖是一种在合同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选择解决纠纷的法院的管辖方式。其适用范围、适用阶段、形式要求、法院选择范围、单一选择以及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 案件:网络购物协议管辖条款的案件

    二中院审理的两起涉及网络购物协议管辖条款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消费者与电商之间的纠纷,电商公司根据服务协议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提出管辖权异议。协议管辖条款多为格式条款,给消费者维权造成障碍,增加诉讼成本和负担。人民法院对协议管辖条款进行实体审查,以维护诉讼

  • 管辖在诉讼理论上的分类
  • 民事诉讼案件的专属管辖
  • 如何选择网络购物纠纷的管辖法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