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

时间:2024-07-2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127
《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了合同案件的协议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院《民诉意见》第24条规定,这一选择需是明确的,若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则选择无效,依照民诉法第24条确定管辖。

关于合同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经〔1993〕72号通知,合同标的物所在地即为管辖地。同时,当事人一方的住所地也可以被视为对管辖的特殊约定。

约定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158号处理意见,约定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处理并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256号通知,约定纠纷在供方所在地解决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选择管辖规定

根据法经〔1994〕278号通知,约定原告当地法院受理符合民诉法第25条关于选择管辖规定。

约定可视为选择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根据法经〔1994〕307号复函,约定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纠纷可视为选择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约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法函〔1995〕86号通知,约定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

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89号复函,约定由守约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有效的管辖约定

根据《关于39583部队施工办公室与高自强、佟希华购销汽车合同纠纷案件指定管辖的通知》,约定可向各自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条款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应当确认有效。

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157号复函,如果约定选择的法院是民诉法第25条所列举的5类人民法院以外的,应认定无效,不能作为确定管辖的依据。

约定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2005)民二终字第94号民事裁定书,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在执行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可向各自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3条的规定,任何一方提起诉讼且为其住所地法院立案受理后,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便不得再重复立案,从而排斥了另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的管辖。因此,该项约定实质上是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该约定不仅不属于“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而且完全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协议管辖的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并据以确定本案的管辖。

约定有效

根据(2006)民二终字第186号民事裁定上,约定发生争议在乙方所在地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是有效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权责任纠纷的管辖约定

    侵权责任纠纷的管辖约定。我国法律规定,侵权纠纷双方可在协议中约定管辖权,但仅限于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合同双方可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需注意约定仅适用于一审民事案件、合同纠纷,且必须明确、采用书面形式,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

  • 国际私法中的协议管辖制度

    国际私法中的协议管辖制度。协议管辖是当事人通过协议约定由某国法院受理因特定法律关系产生的争端的制度。其效力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协议管辖的本质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是对选法自由的补充。它对法院和当事人都有重要意义,能避免管辖权冲突,实现诉讼的公平和效

  • 有效的协议管辖条件

    有效的协议管辖条件,包括纠纷范围限定为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法院选择需与合同有实际联系且从五类管辖法院中选择、适用范围限定为第一审民事案件、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以及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

  • 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合同争议

    解决合同争议的不同措施。首先,当事人应尝试通过协商或第三方调解解决争议。若无效果,可根据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进行仲裁解决。若无仲裁条款或协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货物买卖合同争议,诉讼或仲裁期限为四年。此外,对于特定合同类型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等,

  • 管辖在诉讼理论上的分类
  • 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
  • 不服政府对民间纠纷处理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