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

时间:2024-07-2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3127
《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了合同案件的协议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前提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院《民诉意见》第24条规定,这一选择需是明确的,若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了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则选择无效,依照民诉法第24条确定管辖。

关于合同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经〔1993〕72号通知,合同标的物所在地即为管辖地。同时,当事人一方的住所地也可以被视为对管辖的特殊约定。

约定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158号处理意见,约定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处理并不违反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

根据法经〔1994〕256号通知,约定纠纷在供方所在地解决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

约定符合选择管辖规定

根据法经〔1994〕278号通知,约定原告当地法院受理符合民诉法第25条关于选择管辖规定。

约定可视为选择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根据法经〔1994〕307号复函,约定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纠纷可视为选择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约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法函〔1995〕86号通知,约定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

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89号复函,约定由守约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符合民诉法第25条的规定,应认定无效。

有效的管辖约定

根据《关于39583部队施工办公室与高自强、佟希华购销汽车合同纠纷案件指定管辖的通知》,约定可向各自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条款符合民诉法第25条规定,应当确认有效。

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约定应认定无效

根据法函〔1995〕157号复函,如果约定选择的法院是民诉法第25条所列举的5类人民法院以外的,应认定无效,不能作为确定管辖的依据。

约定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2005)民二终字第94号民事裁定书,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在执行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可向各自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3条的规定,任何一方提起诉讼且为其住所地法院立案受理后,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便不得再重复立案,从而排斥了另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的管辖。因此,该项约定实质上是选择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该约定不仅不属于“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而且完全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协议管辖的规定,应当认定有效并据以确定本案的管辖。

约定有效

根据(2006)民二终字第186号民事裁定上,约定发生争议在乙方所在地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是有效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放弃协议管辖的可行性

    协议管辖的可行性,指出放弃协议管辖权的行为通常不被允许。协议管辖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需遵守书面合同中的管辖约定,并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五个法院中选择一个。只有满足纠纷性质、书面形式、法院选择等条件的协议管辖才有效。协议管辖必须符合民事诉讼

  • 涉台诉讼离婚登记办理

    涉台诉讼离婚的相关内容。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或一方无法亲自回国办理离婚时,可以选择诉讼离婚。涉台诉讼离婚的管辖法院包括大陆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及根据地域管辖和涉外民事诉讼管辖规定的法院。办理涉台离婚需提供相关证据,包括台湾的结婚登记注册证书需要履行公证、

  • 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划分和确定

    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划分和确定,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协议管辖。级别管辖根据案件性质和法院级别来划分;地域管辖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等来确定;移送管辖是法院发现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协议管辖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

  • 如何解决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如何解决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和侵犯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式。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对于著作权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文章还提到了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管辖权,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最后,建议

  • 民事诉讼案件专属管辖权
  • 协议管辖司法解释
  • 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管辖怎么约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