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频繁变换案件的诉因,以争取本地法院的管辖权。例如,原告曲阜某有限公司和济宁市某银行曲阜市支行起诉信阳某有限公司一案中,原告先以违约为诉因提出诉讼,被告则以原告提出的违约诉因本院不具有管辖权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为避免到外地法院诉讼,原告临时变更诉因为侵权,但后来又担心以侵权诉因难以胜诉,于是在庭审中再次变更诉因为违约,被告又提出管辖权异议。这样来回变换诉因,导致案件尚未进行实体审理,法院就开了多次庭审,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当事人在责任竞合时,滥用选择请求权,混淆案件的诉因。例如,金乡某冷库购进威海某公司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库存大蒜变质,并影响了邻近冷库。该公司在诉状中要求威海某公司承担违约和侵权的经济损失。
当事人在诉讼中频繁提出管辖权异议,以规避可能加重自身责任的请求权之诉,或积极争取可能减轻自身责任的请求权之诉。虽然根据实体法规定,人们或当事人对其行为和后果应负法律责任,但被告仍然积极防御,特别是在责任竞合情况下,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来规避请求权之诉。
由于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表达能力限制或其他因素,诉讼理由与诉讼请求有时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给法院确定案由带来了困难,使法院在确定案由时犹豫不决。案由是对当事人争议的高度概括,体现着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诉讼种类以及案件的审理范围等问题,也是法院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因此,法院在确定案由时需要准确无误,以便有利于当事人诉讼和法院审理。
由于各地法院对责任竞合和案由确定等因素的理解不一致,在出现责任竞合的情况下,有的法院允许受害人同时提出两种责任的请求,有的法院则自主决定采用哪一种责任,而不是由当事人选择。例如,对于“侵权性的违约行为”和“违约性的侵权行为”,有的法院一般按照违约行为处理,而对于已经发生责任竞合的案件则按照侵权行为处理。有的法院则完全由当事人自己确定是按照违约还是按照侵权来处理。因此,同一法院对管辖权的处理有时会出现同类案件不同裁决的情况,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裁决。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