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地,且分居两地的情况比较常见。原告往往不愿意到被告所在地起诉离婚,原因包括路途遥远、花费高昂、时间较长以及担心被告在当地有关系,担心离婚无法顺利进行等等。那么,在原告所在地有什么办法可以起诉离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以下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的意见,对于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则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另外,根据意见1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对于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的情况,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果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对于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的情况,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涉及当事人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案件的管辖权问题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如果只有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不论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是否超过一年,均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2)如果双方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则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辖;(3)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则由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地法院管辖。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只有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不论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是否超过一年,均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但是开庭审理需要到监狱或劳教所进行,其他两种情况也是一样的。
对于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离婚的诉讼,法院通常要求原告提供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证明材料,例如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被告父母的证明等。如果是双方自愿离婚但需要在法院进行离婚的情况,本来应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了达到在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目的,可以采取临时变换原被告角色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原告所在地法院立案管辖的目的。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