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查原告起诉后,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书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为。
1. 只能发生在案件立案之前。
2. 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程序上的起诉权的否定。
3. 只能适用书面形式。
4. 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上诉。
5. 上诉期限为10天。
不予受理裁定生效后,在特定条件下,当事人仍然可以起诉。
1. 适用阶段不同:不予受理是在当事人起诉之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的“审查”阶段作出的;驳回起诉是立案后审理审结前作出的,对于人民法院尚未立案的案件不适用驳回起诉;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在审理终结后须作出实体评判的阶段作出的。
2. 法律依据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依据的是程序法;驳回诉讼请求依据的是实体法,包括各种民事法律法规。
3. 解决的问题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解决的是程序问题,是对当事人的起诉权的否定;驳回诉讼请求解决的是实体问题,是对当事人胜诉权的否定。
4. 法律效力不同:虽然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三者的当事人都不得以同一理由提起诉讼,但前两者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例如,当事人的起诉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且不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下,当事人仍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而驳回诉讼请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该类案件的当事人不仅不得就争议的这个法律关系以同一理由向受诉人民法院起诉,而且不得向其他人民法院起诉。即使判决有错误,也只能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5. 诉讼当事人不同:不予受理发生在立案前,法院没有受理,当事人起诉的被告没有应诉参加诉讼,裁定书不能把起诉的被告列为诉讼当事人;而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发生在立案之后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起诉的被告已经参加了诉讼,应列被告为诉讼当事人。
6. 适用法律文书和上诉期限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适用裁定,上诉期限均是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而驳回诉讼请求则适用判决,上诉期限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7. 适用程序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仅适用第一审程序;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一、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
8. 诉讼费收取及承担情况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将退还预交的诉讼费,而驳回诉讼请求应收取诉讼费,诉讼费由起诉人交纳并承担。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争议及其主体和客体范围。学术界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存在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应采用第三种观点,即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无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该制度的设立旨在监督法院行使职权,确保诉讼公正合法。对于主体和客
侵权与违约竞合的期货纠纷案件的管辖确定问题。文章指出,应根据当事人选择的诉由来确定管辖,并以起诉状中在先的诉讼请求来确定具体管辖法院。同时,文章还涉及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原则,包括合同纠纷的诉讼标的金额如何确定以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交办规定。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异议制度,其范围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异议主体可针对同级或非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同时,本文区分了管辖异议与主管问题的不同,并解释了为何主管问题不属于管辖异议范围。导致将主管问题错误地
被告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法院需依法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被告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应在收到管辖异议书后的十五日内作出书面裁定,明确判断异议是否成立。如有异议,被告可依法上诉至上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