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的范畴要包含且大于申请再审。申请再审仅适用于法律范畴,即对生效判决不服,向法院或检察院有关部门提出法律监督的申请。而申诉还可以包括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诉。
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赋予了公民广泛的申诉权。
申请再审是诉讼法中的概念,其实从申诉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申诉包含了申请再审的全部内容,因为申请再审所涉及的生效判决、裁定属于国家机关的违法失职行为,而申诉中使用了“任何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可见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991年颁行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使用了申请再审的概念。在此之前,没有申请再审一说,只是随着立法的完善,司法领域的申诉逐渐凸显出个性,因此将这一领域的申诉称为申请再审,并在司法领域进一步完善。但不论怎样,申请再审始终是申诉的一部分,它是司法领域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抗议与寻求救助的特有称呼。
申请再审属于狭义层面的申诉,因为申请再审是申诉的主要表现形式。申请再审就是在申诉,只是称为申请再审能将其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申诉而已。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离婚诉讼被告上诉状的具体格式和内容。上诉人陈xx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主要包括感情破裂的认定、债务认定、共同财产认定、礼钱认定、抚养费认定及抚养费金额的认定等方面。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重新审理并作出公正判决,同时要求被上诉人承担诉讼费用。
一审裁判的终审地位及一审终审案件的再审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被视为终审裁判,其他级别法院在适用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也有权进行一审终审。对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可分别申请再审或申诉,但不会停止原判决、
被告人不在原户籍时,可以申请到居住地法院管辖开庭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不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或接受受诉后案件审理结束。而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主要是法院管辖权裁定错误时对案件实体的判决造成影响,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在一审中未提出或逾期未提出的异议、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但表示接受受诉或在裁定生效后再提出异议,均无法申诉。若判决生效后同时对裁定和判决提出申诉,且经审查发现均有错误,可经再审和提审撤销原判决和裁定并移送有管辖权法院。上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