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时,人民法院需遵循以下原则:
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参与过本案第一审、第二审、复核程序审判的合议庭成员不得参与再审程序的审判。
根据原案的审判程序,对第一审案件应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第二审案件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
重新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
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开庭前,合议庭应核实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相关情况,如被裁判的时间、服刑期间是否重新犯罪、是否减刑、假释以及刑满释放等。开庭审理时,合议庭应告知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享有辩护权和最后陈述权,并制作相关笔录。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合议庭宣读再审决定书;根据检察院提出抗诉进行再审的,公诉人宣读抗诉书;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的,由其陈述申诉理由。控辩双方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陈述,合议庭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确认。
按照申诉和抗诉的不同情况,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发表辩护意见;公诉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言。双方可以经审判长许可进行辩论。
合议庭根据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情况,可以当庭宣布认证结果。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应依法作出判决、裁定;附带民事部分可以调解结案。
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问题。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时,其权限分工有明确规定。基层法院管辖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管辖反革命案件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及外国人犯罪的案件。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分别管辖重大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检察院公诉案件可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相关代理人、近亲属等,还涉及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件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被告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第二审判决为终审。送达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规定时
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文章指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抽血到服刑的具体时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公安机关将进行侦查和拘留,人民检察院会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将审理并宣判。各环节的时间因案件性质、复杂程度等有所不同。
上诉的相关定义、条件和流程。上诉是当事人对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向上一级法院请求审理的诉讼行为。适格主体包括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当事人需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上诉,法院将审查上诉并移送第二审法院处理。上诉状内容无欠缺的,法院将通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