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法院面临着当事人诉求日益复杂多样而法院人员不足的问题,司法资源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院需要创新司法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为“审判员”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人民陪审员的资源潜能,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法院能够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人民陪审员的社会经验、社会道德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分析和判断,与专业法官形成思维上的互补,为法院准确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
在民事审判中,法院重视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贴近人民群众的优势。法院通过调动陪审员参与诉讼调解的积极性,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同时,法院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专长,安排他们参加相应的案件审理,利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的特点,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促进达成和解。
人民陪审员不仅与审判员“同审同权”,而且在参与审判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审判程序和实体处理中的问题,或者法官办案中的不廉洁行为,有权及时向院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反映。这有效地发挥了人民陪审员作为监督员的作用。
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法院可以利用他们与群众容易沟通的特点,在案件调解中让他们宣传法律、宣传法院、讲解法律,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宣传员的作用。同时,人民陪审员具有本职工作和“法官”的双重身份,可以更好地向周边的群众进行宣传,解答他们的法律问题,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为法律咨询者和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和诉讼成本。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介绍了中止审理的情形以及恢复审理的相关规定。中止审理可以发生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直到判决作出前。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且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此外,还阐述了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包括适用范围、适用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陪审员都是属于审判人员,所以人民陪审员是适用回避制度的。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退休人员只要没有禁止担任的情形,并且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三)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五)因受惩戒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