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拟拍卖的财产进行价格评估。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容易确定的情况,可以不进行评估。如果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五条:评估机构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后经人民法院审查确定。如果协商不成,评估机构可以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确定的评估机构名册中,采取随机的方式确定。如果当事人双方申请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评估机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六条:人民法院收到评估机构作出的评估报告后,应当在五日内将评估报告发送给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如果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评估报告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评估报告后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如果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评估资质或者评估程序严重违法而申请重新评估,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八条:拍卖应当确定保留价。保留价由人民法院参照评估价确定。如果没有进行评估,可以参照市价确定,并应当征询有关当事人的意见。人民法院确定的保留价,在第一次拍卖时,不得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百分之八十。如果出现流拍,再行拍卖时,可以酌情降低保留价,但每次降低的数额不得超过前次保留价的百分之二十。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首先,拍卖人需与委托人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并对房屋进行鉴定和估价。其次,发布拍卖公告并展示待拍房屋。再次,参与拍卖的市民需进行资格审查并缴纳保证金。然后,市民参与竞拍,成交后签署确认书并办理房屋权属转移手续。整个过程需遵循我国《拍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