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 > 当事人提起异议之诉:专业律师为您解析

当事人提起异议之诉:专业律师为您解析

时间:2024-01-0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6611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大家一定是听说过“执行异议之诉”的吧,提起这项诉讼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大家可以直接选择将这种诉讼付诸实践。当事人执行异议之诉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意义

执行异议之诉是为了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在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执行异议程序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时,执行员应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然而,这种审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案外人就其实体权利与相对人进行辩论的权利,不利于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此外,驳回案外人异议的裁定不能上诉或复议,案外人即使对裁定不服,也没有后续的救济方法。中止执行仅是执行程序的延缓和阻却,与权利保护的彻底性要求相悖。因此,执行异议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保障案外人的实体权利。

二、切实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

当案外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提起诉讼,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区别

执行异议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方法违反法律规定时,请求执行法院予以救济的制度。执行异议的事由包括对执行命令不服、对执行的措施方法不服、执行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以及其他侵害利益的事由。

当事人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1. 主体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执行异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也可以提出。
  2. 管辖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直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需要在执行法院的民事庭提出。
  3. 目的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主要是为了更正执行法院的违法行为,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的目的在于有效阻止执行。
  4. 程序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是异议-裁定-复议,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的程序是异议-裁定-诉讼。
  5. 保护的利益不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主要保护的是程序利益,而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和被执行人主要保护的是实体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的无效宣告和复审程序

    商标的无效宣告和复审程序。根据《注册商标法》相关规定,已注册的商标如违反相关法规或欺骗手段获取,商标局可宣告无效。当事人可在收到通知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在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不服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

  • 案外人执行异议规定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相关规定。包括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的解释、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应具备的条件等。当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时,需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如果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执行;否则,将裁定驳回异议。

  • 一、异议审查程序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时,执行员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和相关规定进行审查的程序。包括驳回执行异议、中止或停止执行、解除查封扣押措施或继续执行以及再审程序等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应对案外人的异议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确保执行程序的公正

  •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
  • 支付宝转账300能不能报警
  • 赡养官司儿子可以代辩护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