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议书: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异议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 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
2. 申请人是公民的,需提交身份证或户口本的复印件;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需提交营业执照或其他注册登记资料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3. 如有委托代理人申请,需提交经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律师,应提供律师事务所函。
4. 如为继承人或权利承受人申请,需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5. 涉外、涉港澳台当事人需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提交相应的公证和认证材料。
6. 如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为外文,需附有相关机构翻译的中文译文。
1. 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提起,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针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程序终结前。
2. 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即执行法院已经作出执行异议审查的裁定。如果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对裁定不服,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3. 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即要求停止执行或继续执行。案外人可同时提出确权的诉讼请求,而申请执行人不能同时提出对执行标的进行确权的诉讼请求。
4. 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5. 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理由必须是针对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提出异议,而不是针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
6. 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无关,即执行标的物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所确定的标的物不能是同一标的物。
7. 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即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应当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已经受理,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上诉人:宋XX,男,1XX7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综上事实,原审的庭审的笔录已经清楚的记载了各方的诉辩,被上诉人未实际全额支付讼争房产的事实清楚,亦未实际占有讼争房产的事实明晰,被上诉人是在讼争房产被查封当中而获得的,其并非是实际的真实买卖关系而获得,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零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
所谓“执行听证”,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执行案件,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在负责执行裁决的法官主持下,让原执行法官、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第三人围绕被执行人有无执行能力及执行异议、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等情况举证、质证,查明
申请执行人虽然没有法定的举证义务,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案外人与被执行人就执行标的存在串通行为,当然也可以提交用来证明案外人的权利来源不合法,存在主观恶意以支持自己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