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被告如何举证
时间:2023-10-0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不当得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不同观点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不当得利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对案件的最终结果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告主张被告不当得利时,只需要证明其将钱款交付给被告的事实,而被告则需要证明其获取钱款具有合法依据,否则将构成不当得利。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主张被告不当得利时,除了举证证明其将钱款交付给被告外,还需要进一步举证证明为什么错误地将钱款交付给被告。本文作者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审理不当得利案件时,应该摒弃一种概念,即不能简单地认为一方当事人收到钱款,又无法证明其合法来源,就可以认定其构成不当得利。实际上,在审判实践中,真正符合法律意义上的“不当得利”案件是很少的。目前,很多不当得利案件之所以被立案,是因为找不到更确切的案由。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如果先以借贷纠纷为由提起诉讼,而其诉讼请求被驳回后,再以不当得利为由另行起诉主张权利,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没有提出新的证据和事实,应判决不予支持。因此,法官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应避免轻易引导当事人再次提起不当得利诉讼。对于直接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应当审查其基础事实关系。如果属于不当得利之债的,应按照不当得利诉讼继续审理;如果经审查发现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其他基础法律关系,法官应当进行释明,若当事人坚持以不当得利为由继续诉讼,则应判决不予支持。若当事人变更案由,应对变更后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如果一审法院直接判决驳回而未进行释明的,二审法院应当将案件发回重审。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在不当得利案件的审理中,原告应当证明给付事实和给付原因,并承担无法证明给付发生错误原因的举证责任。如果原告只能证明给付事实,而不能证明给付发生错误的原因,原告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如果给付原因属于其他诉由,应向原告释明按其他诉由进行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
律师是否可以代受害人举报诈骗?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
原告请证人可以给钱吗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
检察院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