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经过人民调解达成协议后,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对违约方进行处理。
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7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经过督促仍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情况,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基层人民政府请求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或撤销进行处理。
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会通过行政和司法程序,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对正确的协议给予支持,对错误的协议进行纠正,以保护和监督人民调解协议的实施。
此外,《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8条规定,对于因对方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原承办该纠纷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配合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
担保人的连带责任与失信名单的相关内容。担保人只有在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才会承担连带责任并可能影响其信用度。同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纳入条件包括多种情形,如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执行、规避执行等。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将依法进行信用惩戒。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债务纠纷的判决后的执行程序和债务纠纷的起诉流程。判决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的,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裁决也可以申请执行,但被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仲裁程序违规等。起诉流程包括公开审理、开庭审理阶段、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宣判等。缺席判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能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案情。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及财产损失的为三年。摘要是否一次性解决交通事故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涉及诉讼流程和时效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