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通常会出具借条以证明借款事实,并约定有关事项。然而,有时候借条可能是虚假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一是在受到威胁或胁迫下,被迫签署借条;二是因赌债等无法偿还借款而不得不签署借条;三是伪造借条,包括伪造签名和印章;四是出借人收到借条后未实际支付款项;五是在饮酒、吸毒等无意识状态下签署的借条;六是对借条的金额、还款日期和利息等重要内容进行了修改。
在这种情况下,被告往往会以上述理由对借条的真实性提出抗辩,给案件审理带来困难。为了处理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在经济交往中,任何资金流动都会留下财务痕迹。特别是大额现金流动,一般都会涉及银行等财务机构。如果当事人在银行存取款,法官可以调查相关金融记录或要求提供结算凭证。在诉讼中,法官可以详细调查现金交易的时间、地点和在场证人,并要求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现金来源和交付凭证等证据。
在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等”或不确定的情况下,仅凭一些重要证据难以判断借款是否真实存在。法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还原事实的真相,并根据当事人的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合作关系和借款金额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形成内心确信。
技术鉴定是判断借条真实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案件审理中,被告可能辩称借条是伪造的,手印不是自己的,印章是假的等。法官应告知被告申请司法鉴定的权利和义务,逾期视为其主张不成立。申请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案件事实。然而,技术鉴定也有局限性,很多借条由于缺乏比对样本等原因无法进行鉴定。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并承担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当事人应及时提供证据,如无法按时提供
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以及证据的种类和确认标准。党员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勘验笔录等,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并依法做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