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可以公告送达
时间:2024-06-01 浏览:10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何种情况下不得采用公告送达
一、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得采用公告送达。调解书和支付令也不得采用公告送达方式。
二、受送达人下落不明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是指受送达人没有固定住址,也无法查明其现在的住址,使法院无法通过直接送达的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在适用公告送达时,需要严格审查适用条件,并谨慎使用公告送达。首先,在立案时应要求当事人提供双方的详细地址和联络方式。对于自然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供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他登记机关的证明。其次,如果在送达时无法找到被送达人或者邮寄的诉讼文书被退回,就不能直接采用公告送达。需要查明被送达人是否因临时外出或迁移新址而无法送达。再次,确认被送达人下落不明需要有公安部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材料,并必要时对被送达人的近亲属进行调查。否则,我认为这将构成程序违法。
三、用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
这一条件是对前一条件的补充。即使当事人不符合下落不明的情况,如果法院采取了《民事诉讼法》第七章第二节规定的公告送达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如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仍然无法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那么也不能直接采用公告送达方式。法院必须在案卷中明确记载采用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以显示符合适用公告送达条件及适用公告送达方式的经过。如果原审卷宗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说明原审法院既未证实被告人下落不明,也未采取其他任何送达方式,这将构成程序违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伪造印章罪的管辖问题
伪造印章罪的管辖问题,包括犯罪地、被告人居住地的管辖原则,以及针对特殊情况如原告住所地法院的管辖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体要件。
-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
-
劳动仲裁裁决未执行的处理方法
-
行政处罚下达文书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