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责任 > 干扰正常经营怎么处理

干扰正常经营怎么处理

时间:2023-12-11 浏览:9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181
社会的安全稳定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些人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扰,那么干扰正常经营活动要如何处理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干扰正常经营的处理方式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干扰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且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可以对当事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而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则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1. 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导致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无法正常进行,但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 非法拦截或强行登上、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5. 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

聚众实施上述行为的处罚

对于聚众实施上述行为的首要分子,将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的处罚;2.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3.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将受到从重处罚;4. 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5.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6.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7. 非法生产、买卖人民警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警械,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城管协管员的物品暂扣权利

    城管协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违章商贩的物品进行暂扣处理的权利。规定明确了暂扣物品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制作暂扣清单、告知当事人等。同时,也规定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以及罚款的缴纳和上缴国库的流程。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刑事责任年龄则根据不满14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以及已满16周岁不同阶段的人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对他们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有不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 车险投保的注意事项和流程
  • 治安拘留保释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